学院简介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27人。开办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四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371人。
学院学科专业平台支撑有力。现有国家气象科普教育基地,教育部高等学校I类特色专业点(地理科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普教育基地等三个国家级平台3个;拥有地理学湖南省“十四五”省级应用特色学科,地理科学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及湖南省区域规划与策划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湖南省旅游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湖南省重点社科研究基地-环洞庭湖区域发展研究基地、湖南省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基地,另有校级平台15个,市级平台4个。
2012年以来,学院教师主持立项国家项目1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承担地方横向项目2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10余项。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过硬。近5年先后获湖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地理科学专业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学院注重地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人次培养的深度融合,扎实推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五年来,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余项(其中获得全省“旅游综合技能大赛”总冠军3次),居全省同类专业领先水平。学院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已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长沙、常德等地用人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或订单培养协议,积极开拓海外实习与就业市场,高质量就业稳步提升。
一、强化党建引领,持续增强凝聚力
对标争先,夯实党建基础。学院党委持续推进“对标争先”计划,指导各支部积极提升党组织的组织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2023-2024年间,学生第二党支部先后荣获学校“先进党支部”、“学习样板支部”培育单位;学生第一党支部2024年荣获学校先进党支部。教工党员罗增荣获2023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学生党员李英姿荣获2022年度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精准发力,形成“三全育人”体系。注重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与全方位育人的有机结合,全面推进“十大”育人体系一体化建设。鼓励跨年级和跨专业组队学生参加各项竞赛,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院在各项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如第十届湖南省大学生旅游综合技能竞赛中参赛成绩全省第一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第四届酒店管理商业策划创意大赛成绩居全省前列并获得优秀组织奖等。配强考研导师和就业指导老师,为学生提供专业精准的指导,学院连续2年考研率持续大幅上升,从7.1%提升至16.3%。大力开展创业教育,已有“无虑咖啡”“一湖茶社”“地旅小太阳”“经纬研学”等4支队伍入驻学校创业孵化基地。
融合发展,抓实特色品牌。突出党建引领,组建可量化的“七一”教学团队和“七一”科研团队,将党建纳入考核体系,创新“党建+学科”“党建+专业”互融互促的工作模式。党员博士教授发挥专业优势,开展“教授博士沅澧行”活动,和学生联合作业,先后前往谢家铺镇、津市白云山村、保靖县等地,并与津市文旅局合作,为当地产业发展、乡村规划等开展专家咨询和志愿服务。






图1 党建系列工作
二、坚持学生中心,不断释放创新力
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更新理念。人才培养方案是顶层设计的关键。自2022版开始,全面融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理念,对接学校“立足湘西北、面向湖南、辐射全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要求,充分体现专业交叉融合特色,教学大纲充分对接培养方案要求,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思政元素、考核方式等方面做了周密设计与部署,确保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到实处。




图2 2024年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团队管理,提升教学实效。学院制定《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学团队管理细则》,要求团队建设以各专业核心课程(群)为依托,开展课程建设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材建设、以提升核心课程建设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实效。每个团队具体围绕组织一次“党建+”特色活动,培养一名教学能手,打造一门金课,出版一本书,展示一次学生学习效果,主持一项教改课题,培育一项教学成果等“七个一”的目标组织教学相关活动。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担任团队负责人,发扬传、帮、带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打破“一人、一课、一期”的单一授课模式,大力推进团队模块化教学。2024年下学期, 80%以上课堂教学任务均由课程团队组织实施。

图3 “七一”团队建设任务清单
创新激励机制,开展“教提”行动。制定《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计划(2024-2027)》,以“教提计划”实施为抓手,发挥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以3年为一个周期,按照“精准对接、服务指导、激励提升”的原则,明确对纳入考核周期的教师人员和相应的考核细则。
创新过程考核,推广课程联合作业。2023年以来,人文地理教学团队率先将地理科学专业同期开设的四门课程(《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地理》《城市地理》)实施课程联合作业,达到了既减负又提质的多重效果。

图4 赴津市市区和白云山村开展联合作业考察
三、突出应用服务,有效提升实践力
对接行业需求,培养专业技能。2023年9月,地理科学专业正式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3年来,学生获得师范生教学竞赛省级奖项4项,国家奖项1项。学院将行业需求融入课堂教学,增设创意策划、规划策划等课程,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实验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将企业问题变成竞赛项目,开设跨专业沟通课程,增强对交叉学科理解能力;聘请其他高校和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或导师,持续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核心技能。




图5 2022-2023年学生优秀策划作品
对接区域特色,培养服务技能。将湘西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作为区域特色融入《旅游资源开发》《旅游规划策划实务》《地质与地貌学实习》《植物与土壤地理学实习》等专业课程;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考察与实践,与当地旅游企业建立合作,为湘西北教育及旅游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和智力支持。

图6 湘西北地区研学课程设计
四、坚持共建互通,全面提升融合力
多措并举,加强党建与业务融合。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充分融入各项业务工作中。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如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学术沙龙、学习考察等,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3年中,4名党员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刘晓瑞入围2024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决赛,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图7“行走的思政课”在河街开讲



图8 党员教师助力乡村振兴
学科支撑引领,专业交叉融合。促进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依托高水平人才队伍,示范教学与科研的融合路径。长期坚持将获批科研项
目的教师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专业教学,带动团队产出更多成果、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收到了良好效果。打通专业课程,在旅游系开设了无人机数据处理和规划制图、人文地理等课程,在地理系开设旅游资源、旅游文化等课程。创设“地理+旅游”学生成果展示节,打造本年度最具有融合特色与效果的教学成果展示平台。依托“地旅小太阳”团队,积极开展“世界气象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专业特色宣传活动,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助力学生将专业技能对接社会需求,新增无人机飞行、助农直播等内容。
表1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近5年国家级项目立项情况一览表
主持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立项时间 |
资助经费(万) |
杨婧 |
新世以来厄加勒斯洋流演变过程: 来自多指标物源分析的证据 |
国家自科(青年) |
2024 |
30 |
傅丽华 |
湘西北地域综合系统韧性测度与空间功能转型 |
国家自科(面上) |
2023 |
46 |
罗增 |
综合多种古气候指标记录揭示的晚上新世时期柴达木盆地降水变化 |
国家自科(青年) |
2023 |
30 |
陈端吕 |
基于生态服务流网络的洞庭湖平原城乡耦合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面上) |
2022 |
51 |
吕飞亚 |
孢粉和沉积物DNA重建的青海湖盆地晚全新世生态环境和人地关系 |
国家自科(青年) |
2022 |
30 |
彭保发 |
社会-生态耦合框架下的流域景观多功能协同和权衡机制研究 |
国家自科(面上) |
2021 |
56 |
王夏青 |
黄土高原湫沟沉积物DNA记录的近500年农牧活动与环境间交互胁迫和适应 |
国家自科(地区) |
2021 |
36 |
王夏青 |
海陆相表生沉积物DNA的埋藏过程及控制因素的对比研究:以北冰洋和中国黄土高原聚湫为例 |
国家自科(国际合作) |
2020 |
30 |
王亚力 |
沅澧流域旅游古城镇社会文化空间重构:模式、机理与效应研究 |
国家自科(面上) |
2019 |
57 |
王夏青 |
黄土高原聚湫近200年沉积物DNA组成及反演生态环境和人地关系 |
国家自科(青年) |
2018 |
25 |


图9 2023.12.12“地理+旅游”学生成果展示节
五、打造学院品牌,着力拓展影响力
开展“名师进校园”,助力品牌建设。2022年10月,学院首创了“名师进校园”品牌活动,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实现师生发展需求和能力水平的“双对接”和“双提升”,助力师生共同成长。已举办高校地理名师、高校科研团队、校友名师、中学地理名师、企业行业专家等主导的7场具有影响力的教学和学术专场活动。
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19年以来,地旅学院给企业设计并执行的研学作品超过20件。多名学生获得企业表扬,作品《古田探藓记》获得省级一等奖并得到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征用。

图10 2022-2023年学生优秀策划作品




图11 名师进校园系列活动



图12 企业对学院人才培养的高度认可
聚焦核心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多年来,学院旅游、酒店、地科、地信的学生在全省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截止到2024年9月,旅游系共获得全省冠军奖项6次,一等奖作品50余项,并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在全省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在全省师范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在湘西北地区,地理教师已然成了“抢手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在全省测绘技能竞赛中,斩获特等奖多次,位居全省前列。












图13 部分获奖证书